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的解释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

唐·杜甫

剩水沧江破碧烟,高幢大旆拂秋田。

座从歌妓留宾送,帆爱朝云逐客船。

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

竟日淹留佳宾客,百年粗粝腐儒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江水漫溢,与远处的沧江相连,碧波荡漾,仿佛要冲破那淡淡的云烟,高大的旗帜和旌旆在秋日的田野上迎风招展,宴席间,歌妓们为宾客们留连忘返,唱着送别的歌曲;而客船上的帆,则似乎眷恋着早晨的云彩,迟迟不愿离去,酒意正浓时,众位史官们稍微有了起身离席的念头,但那位名叫小胡的仆人却揪着他们的耳朵,争着要他们再多留一会儿,这一天,宾客们在这里尽情欢乐,流连忘返,而我这个粗茶淡饭的腐儒,却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陪同郑广文游览何将军山林时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美景、宴席上的欢乐以及宾客间的深厚情谊,特别是“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酒宴高潮时,宾客们虽已酒酣耳热,但仍不愿离去,而小胡则俏皮地揪着他们的耳朵,希望他们能再多留一会儿的有趣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美景和宴席上的欢乐气氛,展现了杜甫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剩水沧江破碧烟”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林间的水色之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酒酣众史稍欲起,小胡捽耳争留连”两句,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宾客们酒宴高潮时的欢乐和不舍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陪同郑广文游览何将军山林时所作,当时,杜甫正处于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通过与友人的交往和游览山水来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记录了杜甫与友人游览山林时的欢乐时光,也反映了杜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