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大梁春费宝刀催
唐·李商隐
大梁春费宝刀催,不似湖阴有早梅。
寒雪未消春意动,孤城欲闭夕阳来。
风高月黑飞霜夜,路远云深踏雪回。
壮志未酬心已老,空余豪气满襟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层的政治寓意,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译文
大梁城的春天来得较晚,仿佛连宝刀都在催促时光流逝,这与湖阴之地早早绽放的梅花截然不同,寒冷的雪花还未完全消融,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动,孤城即将关闭,夕阳缓缓西沉,在风高月黑、飞霜漫天的夜晚,我踏上遥远的路途,穿过云深雪厚的山林返回,虽然壮志未酬,年华已逝,但我的胸中依然充满了豪迈之气。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大梁城春天来得较晚与湖阴早梅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盼,通过描绘寒雪未消、孤城欲闭、风高月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尽管壮志未酬,诗人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大梁城的春天与湖阴的早梅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画面感,如“寒雪未消春意动”、“风高月黑飞霜夜”等,都生动地描绘了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苦闷,又展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豪迈气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无奈,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诗中,他通过对比大梁城春天来得较晚与湖阴早梅的盛开,以及描绘寒雪未消、孤城欲闭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尽管壮志未酬,他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