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父词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且须还此沧浪水,尽日闲吟碧浪春。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实际上出自张志和的《渔父词》组诗中的一首,但原诗中并未直接以这两句作为开篇或独立成篇,而是与其他诗句共同构成了一首完整的诗,为便于解析,这里我将整首诗及另一首包含关键词意境的《渔父词》变体一并列出,并主要围绕包含关键词的这一意境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祖籍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曾先后拜访翰林学士、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待诏翰林、左拾遗授太子右赞善大夫等职,后因事获罪贬谪,遂浪迹江湖,隐居于太湖一带,自称“烟波钓徒”,其诗词多写隐居生活,抒发闲散自得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诗词及日本汉文学有深远影响。

译文

(针对包含关键词的变体意境)

乞求得到一个摆脱尘世纷扰的身体,用五湖的烟波浩渺来替代人间的风尘仆仆。

释义

“乞得胶胶扰扰身”意指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与束缚,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五湖烟水替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希望以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自然美景来替代人间的喧嚣与尘埃,实现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赏析

这两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通过“胶胶扰扰”与“五湖烟水”的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变化,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崇尚,诗句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张志和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得意到贬谪失意的巨大转变,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官场的险恶与人生的无常,在隐居太湖期间,他亲近自然,以渔为乐,创作了大量反映隐居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诗词。《渔父词》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渔父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排斥,而“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这两句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