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句添加(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添加,非原诗内容)
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及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流畅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原野上的青草茂密繁盛,每年秋天枯萎春天又茂盛,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生长,远处的芳草蔓延到古老的小道上,晴朗的阳光下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凉的古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就像这茂盛的野草一样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添加别句)
阊阖城的西边地势低洼如同水面,鸡鸣时分黄尘飞扬如同波浪涌起。
释义
(原诗部分)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添加别句)
“阊阖城西地如水”描绘了阊阖城西边地势低洼,仿佛一片水域的景象;“鸡鸣黄尘波浪起”则通过鸡鸣时分的黄尘飞扬,形象地比喻为波浪涌起,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动性,这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巧妙地融入了古城的景象和清晨的氛围,为整首诗增添了新的意境。
赏析
(原诗部分)
这首诗以草为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原野上野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草的生命力之顽强,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添加别句)
添加的别句“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与整首诗的氛围相得益彰,既描绘了古城的独特景象,又通过比喻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和表现力,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提升了整首诗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诗人身处古原之上,望着眼前的青草茂盛、生生不息,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而添加的别句“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则是后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添加的内容,旨在丰富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句并非白居易原诗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