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边思
宋·范仲淹
去年塞外今又在,几度飘零逐转蓬。
幕下书生多不贱,关西老将少为功。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
莫倚雕栏慵眺望,出郊闲步一衰翁。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名垂青史,范仲淹的诗词文章均有传世之作,其散文《岳阳楼记》更是千古名篇。
译文:
去年我曾在边塞,今年又再度至此,多次如飘蓬般在边疆漂泊不定,幕府中的书生大多不会长久处于卑贱之位,但关西的老将却很少有建立功勋的机会,城中的老人向我讲述,这里曾被契丹军队多次掠夺,不要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慵懒地眺望远方,我还是走出郊外,悠闲地散步,成为一位衰老的漫步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仲淹在边疆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边疆局势的忧虑,诗中通过“去年塞外今又在”的反复漂泊,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通过“幕下书生多不贱,关西老将少为功”的对比,揭示了边疆将士的升迁不公;通过“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的叙述,反映了边疆地区的战乱频仍。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为背景,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艰辛生活和边疆局势的动荡不安,诗中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和叙述,揭示了边疆将士的升迁不公和边疆地区的战乱频仍,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边疆局势的忧虑,诗人也通过自身的行动和态度,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边疆任职期间所作,当时,北宋与契丹之间的战争频繁,边疆局势动荡不安,范仲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深知边疆将士的艰辛和边疆局势的严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边疆局势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