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书法家,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自幼聪颖好学,书读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天圣六年(1028年)卒,年六十二,葬于杭州西湖小孤山,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孤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情怀抱负,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赏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尤为传神,前者写出梅花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而灵动;后者则写出梅花的香气在黄昏的月光下隐隐浮动,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又给人以嗅觉上的享受,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香气,更通过“水清浅”和“月黄昏”的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幽远的意境,使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不慕名利,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过着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观赏自家山园中的梅花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通过梅花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