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幽栖地僻经过少,钟梵声中掩竹门。
曲径穿花寻迳远,乱峰青翠入云屯。
闲庭日永琴书静,古寺风清花木繁。
莫道此中容易得,人间万事细如尘。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刘沧的诗风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但因其作品散佚较多,现存的诗作数量有限。
译文
居住在这幽静偏远之地,来访的人稀少,
在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中,我轻轻掩上了竹门。
沿着曲折的小径穿过花丛,寻找那遥远的路径,
群山青翠,层层叠叠,直插入云端。
庭院里日光悠长,琴声与书卷显得格外宁静,
古老的寺庙里清风徐来,花木繁茂。
不要说这样的生活容易得到,
人世间的种种纷扰,细如尘埃,难以摆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通过“幽栖地僻”、“钟梵声中掩竹门”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心境,诗中“曲径穿花”、“乱峰青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居环境的优美,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首联“幽栖地僻经过少,钟梵声中掩竹门”直接点题,既交代了诗人隐居的地点和环境,又通过“钟梵声”这一宗教元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则以“莫道此中容易得,人间万事细如尘”作结,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诗人人生哲学的深刻表达,强调了简单、宁静生活的难得与珍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有关,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可能因此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选择隐居山林,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