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门行
唐·李白
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
自笑今朝误留客,不知何处看梅花。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东门一带人群熙熙攘攘,纷乱如麻,
想象着那新马鞍在阳光下闪耀着光华。
我自嘲今日竟误留了客人在此,
却不知该去哪里欣赏那盛开的梅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东门一带的繁华景象,人群纷乱,而诗人则通过“新鞯照路华”这一细节,展现了某种富贵或显赫的气息,诗人在后两句却突然转折,自嘲今日因故误留了客人,错过了欣赏梅花的机会,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错过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东门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前两句描绘了东门一带的繁华与喧嚣,而“新鞯照路华”则点出了其中的富贵与显赫,后两句却突然转折,诗人自嘲因故误留了客人,错过了欣赏梅花的机会,这种转折不仅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错过的遗憾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诗歌的表达上,李白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使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明,他也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新鞯照路华”象征着富贵与显赫,“梅花”则象征着高洁与美好,这些手法都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经历了许多繁华与喧嚣,也见证了人间的冷暖与沧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东门一带的繁华景象和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错过的遗憾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白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失落,使他更加珍惜那些能够带来内心平静和满足的美好事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全唐诗》等文献中并未直接出现,但根据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这是一首符合他创作特点的诗歌,在解读和赏析时,我们应结合李白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