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

世事但知求速化,人心谁肯复优游。

青衫落落吾堪笑,白发萧萧汝亦愁。

莫道闲居便无事,东窗日课正堪修。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优质的木材(如杞梓)总是最先被砍伐,谁又能说那些水中的菰蒲(比喻平凡或不起眼的人或物)能够长久留存呢?世上的事情只知道追求速成,又有谁愿意保持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心态呢?我身着青衫,落落寡合,自己都觉得可笑;而你白发萧萧,也难免心生忧愁,不要说闲居在家就无事可做,东窗下的日常功课正等着我们去修炼和提升呢。

释义

“由来杞梓常先伐”意指优秀人才往往最先受到重用或遭遇挑战;“谁谓菰蒲可久留”则反衬出平凡之辈难以长久保持现状,暗示世事无常。“世事但知求速化”批评了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普遍心态;“人心谁肯复优游”则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失去从容心态的惋惜,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虽处困境但仍不忘自我提升的坚韧精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杞梓与菰蒲的命运,深刻揭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以及人心的浮躁,陆游以杞梓比喻优秀人才,以菰蒲比喻平凡之辈,既表达了对优秀人才常被重用但也易遭磨难的同情,也批判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后两句则转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自我提升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闲居时期,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晚年他闲居在家,但仍心系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世事人心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激励的体现,通过对比杞梓与菰蒲的命运以及批判社会上的急功近利心态,陆游表达了自己对人才选拔标准的看法以及对个人修养的坚持和追求,他也通过这首诗鼓励自己和读者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