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杯。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杯”实际上并非完整出自同一首古诗,而是我根据李商隐的梅花诗及其风格,融合创作出的意境,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将此句融入以下解析中,并构造一首假想的、符合李商隐风格的“忆梅”诗,进行解析,实际中,这两句并未直接出现在李商隐的任何已知作品中。)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假想的“忆梅”诗译文)
我坚定地留在天涯边,满心依恋着这世间的美好,寒梅最让人怨恨的是,它总是让我想起去年的景象,还记得与你一同载酒相追的日子,那时梅花正艳,红萼青跗,我们的酒杯里定是装满了这春日的芬芳,那一树寒梅如同白玉条般皎洁,高高地矗立在村路旁的小溪桥上。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寒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杯”一句,生动地再现了与友人共赏梅花、畅饮美酒的欢乐场景,红萼青跗的梅花成为了那段美好记忆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怀旧与思念之情,前两句通过“定定住天涯”和“依依向物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坚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间两句以寒梅为引子,引出对过去的怨恨与怀念,情感深沉而复杂,最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春日画面,红萼青跗的梅花与满杯的美酒,共同构成了那段难忘的记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假想的创作背景)
此诗或可视为李商隐在远离家乡、漂泊天涯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在孤独与寂寞中,他通过回忆与友人共赏梅花的场景,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梅花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文人漂泊的普遍现象,以及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由于“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杯”并非李商隐原句,以上解析是基于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理解与想象进行的创作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