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洛下吟》,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洛下吟
唐·白居易
何须惆怅迷芳甸,且喜年华去岁同。
春酒半酣千日醉,庭花一笑百媚红。
辇前时看新歌舞,仗外还如旧徼巡。
共道使君年未老,不须惆怅怨芳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何必为迷失在芬芳的郊野而惆怅呢,还是高兴年华与去年相同吧。
春酒喝到半酣就像醉了千日一样,庭院中的花朵一笑便展现出百媚千娇的红颜。
在皇帝的车驾前时常能看到新的歌舞表演,而在宫外的守卫还是像从前一样巡逻。
大家都说太守您年纪还不老,不必为春天的逝去而惆怅怨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首联写诗人面对春天的逝去并不惆怅,反而觉得今年的年华与去年相同,值得高兴,颔联通过描绘春酒和庭花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惬意,颈联则通过对比宫中的新歌舞和宫外的旧巡逻,暗示了时光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尾联则劝慰太守不必为春天的逝去而惆怅,因为年纪还不老,还有美好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春酒、庭花、新歌舞和旧巡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和劝慰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洛阳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繁华的洛阳城,目睹了春天的美好和宫廷的繁华,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态度,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宫廷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题目中只提到了“辇前时看新歌舞,仗外还如旧徼巡”这两句诗,但以上解析是基于整首诗的,这两句诗在诗中起到了对比和转折的作用,既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新气象,又暗示了宫外的平静和旧态依旧,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