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感
唐·李商隐
论心未忍遗横目,干世还忧近逆鳞。
今日便成甘死地,一生辜负看山人。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难以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译文
想要推心置腹地与人交往,却又担心对方不能真诚相待(横目而视);想要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却又害怕接近皇帝或权贵,触怒他们(逆鳞比喻帝王或权贵的威严),如今我已决心赴死,这一生终究还是辜负了那些期待我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纷扰的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句“论心未忍遗横目”反映了诗人渴望真诚相待,但又担心遭遇背叛或误解的心情;次句“干世还忧近逆鳞”则揭示了诗人虽有入世之志,却害怕因直言不讳而招致祸患的恐惧,后两句“今日便成甘死地,一生辜负看山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决绝,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归隐理想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既渴望真诚交往又害怕触怒权贵的矛盾心理;后两句则通过“甘死地”与“辜负看山人”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含蓄深沉,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李商隐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和仕途的挫折,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不满,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也通过“辜负看山人”的表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未能实现这一理想的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