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此诗是关于贾谊(贾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且能很好地反映贾谊的遭遇与诗人的感慨,为了贴合您的要求,我会在分析中尽量关联到贾谊的生平与遭遇,以及李商隐可能借此表达的情感。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在文帝宣室之中征求贤才,召见被贬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情与风调,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不是询问百姓疾苦,而是询问鬼神之事。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询问鬼神而非国计民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贾谊才华未得充分施展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用人才的批判。
赏析
1、情感表达:诗人以贾谊的遭遇为引子,抒发了对人才埋没的深深感慨,通过“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强烈对比,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轻视和对国事的漠不关心。
2、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将文帝对贾谊的召见与实际的询问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3、意境营造:诗人通过描绘宣室求贤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随着文帝询问鬼神的内容的揭示,这种氛围瞬间被打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和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和打压,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对于贾谊的遭遇有着深刻的共鸣和同情,此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刻,面对自己的遭遇和时代的困境,有感而发之作,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用人才的批判和对人才埋没的深深感慨。
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李商隐的《贾生》无疑是对贾谊才华未得施展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之作,通过对此诗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