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松脩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茂松脩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

溪鸟初来窥晓镜,林花欲谢入秋云。

药苗满径香生袖,茶縻成丛绿映裙。

野老逢迎应笑拙,闲居自适不须闻。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人均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丽闲淡,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茂密的松树和修长的竹子翠绿成荫,正好位于山坳与水边,溪边的鸟儿初次飞来窥视清晨的水面如镜,林中的花朵即将凋谢,融入了秋天的云朵,药草长满了小径,香气沾满了衣袖,茶树丛生,绿叶映照着衣裙,山野中的老人相逢时应该会笑话我的笨拙,但我闲居自得其乐,不需要外界知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与闲适生活,首联“茂松脩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直接点出隐居环境的优美,松树与竹子茂盛翠绿,位于山水之间,环境清幽,颔联通过“溪鸟初来窥晓镜,林花欲谢入秋云”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象,溪鸟窥镜,林花入云,富有生机与诗意,颈联“药苗满径香生袖,茶縻成丛绿映裙”则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药草与茶树环绕,香气袭人,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尾联“野老逢迎应笑拙,闲居自适不须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自得,即使被山野老人笑话笨拙,他也乐在其中,不为外界所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美丽景色与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松树、竹子、溪鸟、林花、药草、茶树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闲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隐居之地,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诗人通过“野老逢迎应笑拙,闲居自适不须闻”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与超脱的境界。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他对自然与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与热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隐居之地,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与闲适生活,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人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