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的解释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乡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

寒烟落日孤城闭,远树平沙万里情。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我远远地望着家乡的山峦,却已所剩无几,心中只能空想着那千年前的蟪蛄(一种蝉)鸣声,寒冷的烟雾笼罩着落日,孤城的大门紧紧关闭,远处的树木和平坦的沙地延伸万里,寄托着我无尽的思乡之情。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目送家山无几许”直接点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无奈,家乡的山峦在视线中逐渐远去,象征着诗人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次句“千年空想蟪蛄声”则通过想象千年前的蝉鸣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通过描绘寒烟、落日、孤城、远树和平沙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首句“目送家山无几许”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切入,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千年空想蟪蛄声”则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诗人的思绪引向遥远的过去,增强了诗歌的时空感和历史感,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既是对前两句情感的进一步渲染,也是诗人内心孤独和思乡之情的具象化表现,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离开家乡后的一段时间,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远离家乡,漂泊异乡,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家乡的山峦、蝉鸣声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通过想象千年前的蝉鸣声,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切眷恋,这种思乡之情,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