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池上絮

唐·韩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更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会使游丝荡碧徽。

舞到繁时当薄暮,飘同过处似斜晖。

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韩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学主张,他的文章风格雄健奔放,语言质朴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他的诗歌也颇有成就,以七言古诗见长,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译文

池塘上无风,落日余晖映照,杨花在晴朗的天空下更加纷飞,它们纤细的身姿掠过清澈的水面,仿佛要让游丝在碧绿的波纹中荡漾,当它们舞动到繁盛之时,已是傍晚时分,飘落之处如同斜阳余晖般绚烂,野花被风吹尽,只剩下竹子亭亭玉立,而那黄鹂鸟最为可怜,仍在枝头孤独地啼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池上杨花飞舞的景象,以及野花凋零、黄鹂啼鸣的凄凉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池上杨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前两句描绘了杨花在晴朗的天空下纷飞的景象,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野花吹尽、黄鹂啼鸣的凄凉氛围,与杨花的纷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韩愈在此时可能正处于一种孤独、迷茫的心境之中,他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韩愈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然界的热爱,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