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宿金峰下,身世飘然岂自知。全诗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金峰寺

唐·刘沧

十年再宿金峰下,身世飘然岂自知。

黄叶满山风扫地,白云开日水扃扉。

僧归共说峰前事,鹤去同怀月下期。

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归。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多漂泊,刘沧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同时寓含哲理,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后世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译文

十年之后再次在金峰寺下住宿,自己的身世如同浮云一般飘忽不定,哪里能自知呢?秋风扫过,满山的黄叶随风飘落,仿佛是大自然在清扫地面;白云散去,阳光照耀,山寺的水门也随之打开,僧人们归来后,共同谈论着峰前往事,而白鹤飞去后,我们共同怀念着月下的约定,这样的仙境只应存在于天上,人间难得有几次机会能够回归这样的美好境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金峰寺的住宿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十年再宿金峰下”点明了时间跨度,暗示了诗人的经历与变迁;次句“身世飘然岂自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身世无常的感慨,后两句通过描绘山寺的自然景色和僧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金峰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自然风光和僧侣的日常生活,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黄叶满山风扫地,白云开日水扃扉”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寺的清幽与美丽,诗人也通过“僧归共说峰前事,鹤去同怀月下期”等诗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刘沧一生多漂泊,仕途不顺,可能曾多次在金峰寺等地住宿,在十年的时光里,诗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对身世无常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当他再次来到金峰寺时,眼前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赞美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