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航
唐·韦庄
月堕浮云水捲空,沧洲夜溯五更风。
孤舟宿雁双双起,万井渔人个个归。
遥见灯明知是浦,近闻人语便知村。
方怜向晚离人思,渐喜还家满袖风。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月亮落入浮云之中,水面仿佛被卷入了空中,我在苍茫的水洲上,迎着五更的夜风逆流而上,孤独的船只上,宿雁双双飞起,万家的渔人也都纷纷归家,远远地看见灯火明亮,就知道是到了渡口,近处听到人声,便知道是村庄所在,方才还在怜惜傍晚时分离人的愁思,渐渐地就喜欢上了归家时满袖的清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乘船归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联“月堕浮云水捲空,沧洲夜溯五更风”以宏大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颔联“孤舟宿雁双双起,万井渔人个个归”则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归家的温馨与宁静;颈联“遥见灯明知是浦,近闻人语便知村”进一步描绘了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尾联“方怜向晚离人思,渐喜还家满袖风”则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作为收束,表达了归家的喜悦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归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向往,首联的“月堕浮云水捲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的苍茫与神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的“孤舟宿雁双双起”则通过宿雁的飞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归家的心情;颈联的“遥见灯明知是浦,近闻人语便知村”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归途中的温馨与宁静;尾联的“方怜向晚离人思,渐喜还家满袖风”则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作为收束,既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又展现了归家的喜悦与满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归家诗。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纷争,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家乡、对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漂泊异乡、历经战乱之后,终于有机会归家时所写,在归家的途中,他看到了夜晚的苍茫与神秘,感受到了归家的温馨与宁静,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以及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