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柳宗元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
林深树密鸟相呼,涧浅草疏鱼自闲。
此地偏宜逃世网,何须更问武陵源。
(注:“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这两句并非柳宗元某首知名作品的完整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山居”诗中,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西北)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如《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等,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
译文
清晨早起,我整理着荒芜的田地,直到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我才扛着锄头归来,我特意开辟了一条小径,让它与松树覆盖的道路相连,只为了与邻近的僧人相约往来,共话禅机,林中树木茂密,鸟儿相互呼唤,山涧水浅草疏,鱼儿自在游弋,这个地方特别适合逃避尘世的纷扰,我又何必再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源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晨兴劳作、月夜归来的生活场景,以及特意开辟小径与邻僧交往的细节,展现了其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山林的自然景观,进一步烘托出这种生活的美好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又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哲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虽为虚构,但可以想象,它可能反映了柳宗元在被贬谪后,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困境,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柳宗元在贬谪期间,曾游历山水,与僧侣交往密切,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虽非柳宗元原作,但却能够较好地体现其山居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