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

白云深处无人识,绿树村边有鸟鸣。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阴。

闲居自足为长策,莫学求仙访隐沦。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韦应物、灵澈、贯休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风格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此地有一小块地方适合建造房屋,等到将来老朋友来访时,可以请他们穿过柴门荆篱,白云深处隐居无人知晓,绿树环绕的村庄边有鸟儿在鸣叫,山岩上的飞泉喷涌而出,晴空之下如同细雨绵绵,林中的藤蔓缠绕,遮挡了阳光,使得夏日里多了几分阴凉,闲居山林自给自足是最好的选择,不要去学那些寻求长生不老、隐居避世的做法。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首联“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点明了诗人想要在此地建造房屋,并期待将来有老朋友来访,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白云、绿树、岩溜、林萝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闲居自足生活的肯定,以及对求仙访隐的否定。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清幽、宁静、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和修养,他向往山林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理想中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个性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皎然的《山居》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清幽和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这首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