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的释义

小星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蓬莱阁

宋·苏轼

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

云气浮腾双阙近,仙风缥缈五云通。

楼台高耸烟霞绕,山水苍茫日月同。

欲问飞仙何处去,空留遗迹在人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仿佛打开了天门之外的壶天仙境,蓬莱阁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特立独起,云雾缭绕,仿佛接近了天宫的双重宫阙,仙风缥缈,与五彩祥云相通,楼台高耸入云,被烟霞环绕,山水苍茫,日月同辉,想要询问飞升的仙人去了哪里,只留下这些遗迹在人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蓬莱阁的壮丽景象,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蓬莱阁描绘成一个连接天地的仙境,首联“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直接点题,突出了蓬莱阁的地理位置和神奇之处,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蓬莱阁周围的云雾、楼台、山水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遗迹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蓬莱阁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蓬莱阁的神奇和壮丽,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蓬莱阁描绘成一个连接天地的仙境,既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又赋予了其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诗人还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遗迹的感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蓬莱阁时所作,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以其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苏轼在游览蓬莱阁时,被其壮丽景象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蓬莱阁神奇和壮丽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