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全诗是什么?

小星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石

唐·李中

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

几度秋风吹不尽,石心犹自倚云开。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仕为淦水尉,有《碧云集》三卷传世,其中多写闲适生活及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译文

这块石头曾留下过尊贵主人经过的痕迹,更引得高雅之士费尽才华来吟咏它,多少回秋风吹过,却吹不走它坚韧的意志,它的心依旧坚定地倚靠着云端,期待着被世人发现与赏识。

释义

“曾留上主经过迹”意指此石曾有过显赫的历史,或许曾是某位尊贵人物驻足之地,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更费高人赋咏才”则表达了这块石头因其独特之处,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并赋诗赞美。“几度秋风吹不尽,石心犹自倚云开”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了石头坚韧不拔、历久弥新的品质,即便历经风雨,其内心依然向往着高远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石为题,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品格的赞美,首句“曾留上主经过迹”既点出了石头的历史价值,也为全诗铺设了一层神秘而尊贵的色彩,次句“更费高人赋咏才”则进一步提升了石头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其作为自然之物却能激发人类艺术创作的魅力,后两句“几度秋风吹不尽,石心犹自倚云开”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石头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精神,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内心的坚持与追求才是最宝贵的。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李中可能是在一次游历或观赏自然景物时,被一块看似普通却富有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石头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李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寄寓了对人格理想与道德情操的深刻思考,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士人阶层对于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