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的释义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称车。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深刻见解,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译文

纵观历史,前贤治国与兴家的经验,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哪里需要琥珀才能做枕头,哪里需要珍珠才能装饰车驾?运气不好的时候金子也会变成铁,时来运转的时候铁也会变成金子,我建立的功绩比不上萧何制定的汉家法律,惭愧未能位居汉朝功臣之首;我的恩泽是从郭隗开始的,这让燕昭王在燕台感到诧异。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强调了勤俭与奢华对于国家与家庭兴衰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建立像萧何那样伟大功绩的惭愧之情,以及对自己恩泽起始于郭隗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为鉴,深刻揭示了勤俭与奢华对于国家与家庭兴衰的决定性影响,诗人通过对比琥珀枕、珍珠车等奢华之物与勤俭治国的理念,强调了勤俭的重要性,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建立伟大功绩的惭愧之情,以及对恩泽起始于郭隗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深感国家与家庭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他通过回顾历史,反思兴衰成败的原因,表达了对国家与家庭未来的担忧与期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建立伟大功绩的惭愧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无奈,这种情感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等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