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山行
唐·王维
得贤方慕北山莱,赤白中天二府开。
云绕翠微松影乱,风鸣幽壑水声来。
仙家日月长如旧,尘世风波易变衰。
何日归隐山林去,与君同醉碧桃腮。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王维并未创作过此诗。)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得到贤才后才羡慕北山的野菜(比喻隐居生活),此时朝廷(赤白中天,象征皇权)的两大机构(二府,指中书省和门下省)已经敞开大门,云雾缭绕在青翠的山峰间,松树的影子随风摇曳,幽深的山谷中传来风声和水声,仙家的日月时光仿佛永远不变,而尘世间的风波却容易让人衰老,何时才能归隐山林,与你一同醉倒在碧桃花下。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首句“得贤方慕北山莱”以得到贤才为引子,引出对隐居生活的羡慕;次句“赤白中天二府开”则暗示了朝廷的开放和求贤若渴,但诗人对此并不热衷;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林美景和仙家生活的宁静,与尘世的风波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赏析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云绕翠微松影乱,风鸣幽壑水声来”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自然美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仙家日月长如旧,尘世风波易变衰”两句,则通过对比仙家与尘世的时光流逝,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维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朝廷的腐败和尘世的纷扰感到厌倦,因此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诗中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对仙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朝廷求贤若渴的讽刺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实际历史上王维并未创作过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