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景
唐·张籍
两山松栎暗朱藤,一水中间胜武陵。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世间情。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擅长乐府诗,风格与王建相近,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张籍还是韩愈的大弟子,与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也有深厚的交往。
译文
两座山峰之间,松树和栎树茂密成荫,暗红色的朱藤缠绕其间,一条清澈的溪流从中间流过,这里的景色比传说中的武陵仙境还要美丽,此地的自然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去询问世间的纷扰情感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前的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景,前两句通过“两山”、“松栎”、“朱藤”和“一水”等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清幽雅致的山水画卷,并将其与传说中的武陵仙境相比较,突出了其美景之胜,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陶醉和超脱世俗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既展现了山水的自然之美,又通过“暗朱藤”等细节,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后两句则通过“风光无限好”和“何须更问世间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状态有关,张籍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入仕,在长期的漂泊和仕途不顺中,他可能对世俗的纷扰和人情冷暖有了深刻的体会,而当他面对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景时,内心的疲惫和厌倦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和释放,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