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陈与义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风莫听《幽兰》曲,月满松风径自寒。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小官,靖康之变后南渡,流离于江浙湖湘一带,绍兴元年至绍兴六年(1131年-1136年),曾任朝廷官职,擢礼部侍郎,他虽政治上并无显赫的建树,但在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却有很高的造诣,是江西诗派后期的重要作家。
译文
房屋围绕着蜿蜒的溪流,竹林环绕着青山,而那溪流与青山却又隐藏在白云之间,站在风中,不要去听那《幽兰》的曲子,因为月光洒满松林,松风小径自会显得清冷孤寂。
释义
首句“屋绕湾溪竹绕山”描绘了诗人居所的优美环境,溪水蜿蜒,房屋依山傍水而建,竹林环绕着青山,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次句“溪山却在白云间”进一步将这幅画面推向高远,溪流与青山在白云的缭绕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空灵,后两句则通过“临风莫听《幽兰》曲”和“月满松风径自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房屋、溪流、竹林、青山、白云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还通过“临风莫听《幽兰》曲”和“月满松风径自寒”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清冷,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与义在山居生活中所作,当时,他因战乱流离失所,后定居于江浙一带,过着隐居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与孤独,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