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5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栾家濑》,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栾家濑

唐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夹岸寒芜生,宿禽时一鸣。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飒飒的秋雨中,溪水流淌在石上,发出浅浅的声音,溪水跳跃着激起水花,溅在石头上,白鹭被惊得飞了起来,却又飞了下来,两岸长满了寒草,偶尔有栖息的鸟儿发出鸣叫,北山的树梢上烟雾缭绕,冉冉升起,南涧的草根处,溪水潺潺,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时节,栾家濑的自然景色,诗中通过秋雨、溪流、白鹭、寒草、烟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自然景物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飒飒秋雨”与“浅浅石溜”形成对比,既表现了秋雨的萧瑟,又展现了溪流的清澈与活力,而“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一句,更是将溪水的动态与白鹭的惊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一句,以烟雾与水声为线索,将北山与南涧的景色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视觉效果,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秋雨的洗礼下,栾家濑的自然景色显得更加清新脱俗,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维晚年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就是对王维《栾家濑》一诗的全面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