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巷绿阴成。
苍苔满地石留迹,深竹无人风有声。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作者及朝代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任都官郎中,晚年好游历,不治家事,初以进士登第,历官知吴江县、宿州掾,熙宁元年(1068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九岁。
作者简介
张先是北宋著名的词人,擅长小令,亦能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也有一些佳句为人所称道,他善于将词与诗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溪水清澈,映照天空,上下一片澄明,几户人家掩映在绿荫之中,满地青苔,石头上留下了斑斑足迹,深竹林中无人,只有风吹竹叶的声音,水的南岸与北岸,柳树重重叠叠,山的前面与后面,梅花处处开放,我还没有把自己完全交给自然,年年都会趁着这个时候来这里欣赏美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无相院的优美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西溪无相院的幽静美景,首联“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巷绿阴成”写出了溪水的清澈和周围环境的幽静,颔联“苍苔满地石留迹,深竹无人风有声”则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清幽氛围,颈联“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是诗中的名句,通过柳和梅的意象,展现了西溪无相院四季如春的美景,尾联“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张先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湖杭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这首诗是他游览西溪无相院时所作,通过描绘这里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张先晚年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