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短歌行

朝代:魏晋

作者: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鸣床。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铜驼悲东市,黄犬泣坟间。

天命难违,人理易失。

但恨盛年去,不恨流光逝。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东吴世家大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陆”之称,曾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杀,时年四十三岁,陆机“文藻宏丽”,是西晋太康文学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古代十大美男”之一。

译文

在高堂上摆下酒宴,举杯欲饮却悲从中来,人的一生能有多长,就像早晨的露水转瞬即逝,时间一去不复返,花朵也不会再次开放,浮萍在春天里展现生机,兰花在秋天里散发芬芳,未来的日子多么短促,过去的日子多么漫长,现在不及时行乐,岁月将如流水般消逝,蟋蟀的叫声也将伴随我入眠,想要把欢乐寄托在少年时期,但人生百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白天何其短暂,百年光阴又苦于太快过去,铜驼在东市悲鸣,黄犬在坟间哭泣,天命难以抗拒,人生的道理又容易迷失,只遗憾青春年华的逝去,不遗憾时光的流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欢乐和青春逝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欢乐欲与少年期”和“人生百年常苦迟”,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青春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抗拒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欢乐欲与少年期”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悟,诗中“置酒高堂,悲歌临觞”等句,表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短暂时的无奈和悲伤;“时无重至,华不再扬”等句,则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脆弱性,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青春和欢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抗拒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机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他出身于东吴世家大族,但经历了东吴的灭亡和西晋的统一,亲身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机对人生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感慨更加深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欢乐和青春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抗拒的无奈和悲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