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出自哪首诗?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梅

宋·陆游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已生白发)在这春日里寻觅美景,欣喜地看到了梅花,一株梅花临着路边,花朵如雪般堆积,回想起在凤城南面的那条小路,那里的梅花香气浓郁,难以随着驿使的传递而来到这里。

释义

“华发寻春喜见梅”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怀揣着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见到梅花时内心的喜悦之情。“一株临路雪倍堆”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如同白雪堆积在路边,既展现了梅花的洁白无瑕,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梅花香气难以传递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寻梅”为题,通过描绘诗人春日里寻觅美景、偶遇梅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华发”与“春”的对比,凸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心仍年轻的心态;“喜见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后两句则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之地,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期间,面对仕途的不顺与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寻觅梅花这一行为,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梅花作为高洁品质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在春日里偶遇梅花,不仅让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也激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