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的解释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诀别

宋·文天祥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方期戍卒还家日,正是高人入梦中。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随后出知瑞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坚决反对议和,被元军扣留,后于北至燕京,历经磨难,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终年四十七岁,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传世。

译文

今晚我乘着一只小船来与你诀别,从此以后我们生死各奔西东。

本来期待戍边的士兵能够回家团聚,却只能在梦中与高尚的人相会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在面临生死诀别时的深情与悲壮,首句“今夜扁舟来诀汝”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船来与某人诀别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决绝与无奈,次句“死生从此各西东”则直接点明了诀别的后果,即生死相隔,各奔东西,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想象,进一步渲染了诀别的悲痛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沉的悲痛与悲壮,诗人以扁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与亲人或友人的诀别场景,既表现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又透露出一种决绝与悲壮,诗人通过对比与想象,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诀别的悲痛与无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所作,当时,文天祥正面临着生死抉择,他深知自己一旦投降,将失去气节与尊严;而若坚持抗争,则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生死诀别的深情与悲壮,这首诗也反映了文天祥在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操,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英勇与无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