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美荫不飞去,似比交朋犹有情。全诗是什么?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名园美荫

唐·刘禹锡

名园美荫不飞去,似比交朋犹有情。

翠竹青松围小径,清风明月伴闲庭。

花间鸟语声声慢,水上波光点点明。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远游觅仙灵。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在这著名的园林中,美丽的树荫仿佛有了生命,不愿离去,它们就像忠诚的朋友一样,对我充满了深情厚谊,翠绿的竹子与青松环绕着曲折的小径,清风与明月则陪伴着这宁静的庭院,花间传来悠扬的鸟鸣声,节奏缓慢而悦耳;水面上波光粼粼,闪烁着点点光芒,这里的风景如此美好,我又何必远游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名园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名园美荫不飞去”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树荫以情感,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静谧与和谐,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象,如翠竹青松、清风明月、花间鸟语、水上波光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满足和对远游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名园中的自然美景,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览某处名园时所作,面对园中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诗人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深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