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穿千结一布裤,得酒一吸辄倒壶。的解释

风云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布裤空携空满袖

唐·杜荀鹤

百穿千结一布裤,得酒一吸辄倒壶。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译文

身上穿着一条满是补丁的布裤,得到一壶酒便一饮而尽,随即倾倒壶中,我这个山野之人每当看到世间不平之事,心中的正义感就会被激发,仿佛有一把万古的刀在心中被磨损。

释义

“百穿千结一布裤”描绘了诗人生活贫困、衣着简陋的形象;“得酒一吸辄倒壶”则表现了诗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一面,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内心正义感的强烈。

赏析

这首诗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生活贫困但性格豪爽的诗人形象,前两句通过“百穿千结一布裤”和“得酒一吸辄倒壶”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后两句则通过“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内心正义感的强烈,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九华山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贫富悬殊,诗人身处底层,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性格豪爽、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