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屈宋魂归
唐·李中
屈宋向来堪一笑,故乡何恋更招魂?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园。
异地迢迢空怅望,归心切切独悲酸。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闲。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末至五代初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但才华横溢,诗作颇丰,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屈原和宋玉(两位古代著名文学家)的事迹历来被人们一笑置之,他们又何必眷恋故乡而需要招魂呢?这江山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故土;风月虽然迷人,又岂是我的家园,身处异地,我空自怅望,归心似箭,独自悲酸,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月满松风的小径上悠然自得。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首句以屈宋为例,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不被重用,故乡虽好却难以回归,中间两联进一步阐述了对异乡的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渴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园”两句,既描绘了异乡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尾联则以归隐田园为愿景,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可能因此产生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他深感孤独和失落,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也可能借屈宋之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无奈,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先贤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叹息。
是对这首古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