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隐者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惟应钵盂分我云堂饭,拄杖敲君竹院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今天我在郡守官邸里感到冷清,忽然想念起山中的隐士朋友,他可能在山涧底捆扎着荆条当柴烧,回来后煮着白石充饥,我想带着一瓢酒去远方慰问他,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给予他一丝温暖,但落叶已经铺满了整个空山,到哪里去寻找他的行踪呢?或许我只能想象着与你分享云堂中的钵盂饭,用拄杖轻轻敲打你的竹院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士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关怀,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的清苦生活和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孤寂与高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隐士的清苦生活,同时也突出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而“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深厚情谊和关怀之情,最后两句“惟应钵盂分我云堂饭,拄杖敲君竹院门”更是以想象的方式,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默契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任官期间,因思念山中隐士朋友而创作的,当时他身处繁华的官场,却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羡慕,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士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了解唐代士人的隐逸情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