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处处是君恩,归去无期莫更论。的解释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宦游处处是君恩,

归去无期莫更论。

晚来风定水波闲,

一叶舟轻似入天。

作者及朝代

张籍,唐代诗人,约生于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弟子,诗风与王建相近,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语言凝练,尤擅乐府诗,有《张司业集》。

作者简介

张籍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洛阳,他性格孤僻,不善交游,但才情出众,与韩愈、白居易等人均有交往,张籍的诗作以乐府诗最为著称,其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译文

我身在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用凌云之笔书写高雅的情怀,醉后折取五色笺纸来题写诗句,宦游四方处处都蒙受君王的恩泽,归期遥遥无期,不要再谈论了,傍晚时分风平浪静,水面悠闲,一叶小舟轻盈地仿佛要飞入天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籍在湘水流域漂泊行吟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宦游生涯的感慨和对归期的无奈,首联点明地点和身份,颔联写自己以诗酒为伴,抒发情怀,颈联则直接抒发宦游之感,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和对归期的无奈,尾联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后人的喜爱,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在湘水流域漂泊行吟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宦游生涯的感慨和对归期的无奈,颈联“宦游处处是君恩,归去无期莫更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又流露出对归期的无奈和迷茫,尾联则以景结情,通过描绘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曾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江南水乡,在湘水流域漂泊行吟期间,他深感宦游生涯的艰辛和无奈,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心情,诗中既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和对归期的无奈,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