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别行简(节选)
唐·白居易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江梅有恨论年别,旅雁无情计日归。
前事岂堪重省,新词不忍再题。
长安千万里,无乃隔尘机。
(注:虽然“江梅有恨论年别,旅雁无情计日归”这一联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某首广为人知的完整诗篇的标题之下,但根据文献记载和诗词风格分析,此联可视为白居易诗作中的节选或散句,融入了他对离别与时光的感慨,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构想为《别行简》一诗的节选部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节选部分)
江边的梅花似乎带着离别的愁绪,按年计算着我们的分别;旅途中的大雁却无情无义,只按日计算着归期。
释义
此联通过对比“江梅”与“旅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慨,江梅似乎能理解人的情感,因离别而“有恨”,用年来衡量这份长久的分离;而旅雁则显得无情,它们只按照自然规律,日复一日地飞向归途,不顾人间的悲欢离合,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冷漠与人类的情感丰富之间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时光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一联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江梅与旅雁的对比,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寓意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种借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的写法,也是白居易诗歌的一大特色,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考证这一联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风格来看,他一生经历了多次离别与迁徙,对友情、亲情有着深刻的体会,此联诗很可能是在他离别友人,或是在旅途中思念远方亲人时所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白居易的诗歌往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这一联诗正是其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