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老骥伏枥
唐·李贺
飞黄腾踏去无迹,
老骥伏枥心犹壮。
心知伏枥无千里,
纵有王良也合休。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鬼神世界和哀怨情绪,风格瑰丽奇特,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骏马奔腾而去,如飞黄腾达般毫无痕迹;
老骥虽然伏在槽枥之间,但心中仍然壮志未酬。
它深知自己已经无法在槽枥间驰骋千里;
即使有王良这样的优秀驭手,也只能作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骏马和老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飞黄腾踏的骏马象征着年轻时的活力和冲劲,而老骥伏枥则象征着年老体衰、壮志难酬的境遇,诗人深知自己已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大展宏图,即使有再优秀的驭手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英雄迟暮的深刻感慨,通过骏马和老骥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前两句描绘了骏马奔腾的壮观景象,与后两句老骥伏枥的凄凉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才华被埋没、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才华难以施展,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愤,诗人通过描绘骏马和老骥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和英雄迟暮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忽视和冷漠,以及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悲愤,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和才华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