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已乞残骸老故丘,误恩重作道山游。
梦回宾客纷如昨,病起江山信自幽。
白发满头归未得,黄花满眼恨难休。
西湖风月长为主,管领风光得几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我已请求让自己这把老骨头回到故乡的坟墓旁安息,却意外地蒙受恩宠,再次被邀请出山,担任官职,如同在道山(指朝廷或文人学士聚集之地)游历一般,梦中回到过去,宾客满座如同昨日,病愈之后,眼前的江山依旧清幽,满头白发的我却未能如愿归隐,满眼所见皆是黄花(象征秋天和衰老),心中的遗憾难以平息,西湖的风月美景一直是我的主人,我还能在这里领略风光多少个春秋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已乞残骸老故丘,误恩重作道山游”直接点明主题,即自己已请求归隐,却意外地被召回朝廷任职,颔联“梦回宾客纷如昨,病起江山信自幽”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环境的欣赏,颈联“白发满头归未得,黄花满眼恨难休”则直接抒发了未能归隐的遗憾和内心的痛苦,尾联“西湖风月长为主,管领风光得几秋?”以西湖风月自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依恋和对未来归宿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首联的“已乞残骸老故丘”与“误恩重作道山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矛盾,颔联的“梦回宾客纷如昨”与“病起江山信自幽”则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环境的欣赏,颈联的“白发满头归未得”与“黄花满眼恨难休”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遗憾和痛苦,尾联则以西湖风月自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依恋和对未来归宿的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多次请求归隐,但始终未能如愿,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充分信任和重用,晚年时期,他深感仕途无望,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和黑暗,以及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