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草色饶春雨,墙隅竹色过秋声。
一酌兰溪遗万事,时看墙底卧长瓶。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门庭前的青草因春雨而更加茂盛,墙角的竹子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斟上一杯兰溪水,忘却了世间的万般烦恼,时常悠闲地看着墙角下横卧着的长颈酒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生活,首句写门庭前的青草因春雨滋润而茂盛,次句写墙角的竹子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诗人斟酒自饮、忘却世事、观赏酒瓶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其超然物外、闲适自在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门庭草色饶春雨,墙隅竹色过秋声”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诗人斟酒自饮、观赏酒瓶的场景,展现了其超然物外、闲适自在的心境,使全诗充满了浓厚的闲适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白居易晚年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他超然物外、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浓厚的闲适气息,成为了唐代闲适诗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