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为子换凡骨,来读晦庵新著书。全诗是什么?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刘改之

宋·刘过

有方为子换凡骨,来读晦庵新著书。

窗下日长人静处,春风拂面柳拂庐。

作者简介

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一生未得显达,却以布衣之身,臧否人物,议论朝政,词风豪迈慷慨,与辛弃疾相近,被时人及后世并称“辛刘”,刘过有《龙洲集》、《龙洲词》传世。

译文

我有方法能为你换去凡人的骨骼(意指提升你的才学或境界),快来阅读晦庵先生(即朱熹)新写的书籍吧,在窗下日光悠长、四周寂静的时刻,春风轻轻吹拂着面庞,柳枝也轻拂过屋庐。

释义

这首诗是刘过赠给友人刘改之(即刘过本人,此处为自指或借指)的,首句“有方为子换凡骨”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通过学习和领悟,能够脱胎换骨,提升自我,次句“来读晦庵新著书”则直接点明了提升的途径——阅读朱熹(晦庵为其号)的新著,后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学习环境,春风拂面,柳枝轻拂,暗示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能够心旷神怡,收获颇丰。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诗人以“换凡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提升的重要性,通过提及朱熹的新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儒家学问的推崇和尊重,后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为全诗增添了生动的美感,也寓意着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鼓励人们勤奋学习,追求进步。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过对友人的劝勉和自身的学习经历有关,刘过一生未得显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关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劝勉友人阅读朱熹的新著,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热爱和对于友人的期望,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美好学习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在南宋时期,儒学复兴,朱熹等理学家的著作广受欢迎,刘过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儒家学问的推崇和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