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初夏
宋·陆游
箬笠芒鞋桥下路,儿童争逐放翁行。
竹篱茅舍风光好,柳暗花明又一村。
溪水潺潺流不尽,山花烂漫映日新。
闲来把酒话桑麻,此中真意自忘尘。
(注:“箬笠芒鞋桥下路,儿童争逐放翁行”这两句并非出自陆游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中,而是根据陆游的诗歌风格和题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而构思创作的一个片段,陆游的诗歌常以描绘田园生活、自然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故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构思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戴着箬笠,穿着草鞋,行走在桥下的小路上,一群儿童欢快地追逐着我这位被称作“放翁”的老人,竹篱笆围起的茅舍旁,风光无限好,穿过柳荫,眼前又展现出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溪水潺潺,似乎永远流不尽,山花烂漫,映照着初升的太阳,显得格外鲜艳,闲暇时,我手持酒杯,与村民们谈论着农事,这份宁静与真挚,让我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初夏时节村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箬笠芒鞋”的装扮,展现了诗人贴近自然、简朴生活的态度;“儿童争逐”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反映了诗人与村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以及诗人与村民共话桑麻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箬笠芒鞋桥下路,儿童争逐放翁行”两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形象,又体现了诗人与村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充满了生活气息,全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构思之作,但陆游的诗歌创作深受其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影响,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患内忧的困境,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情况下,陆游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自然风光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正是陆游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寄托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