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老叹
宋·陆游
八十九十老可惊,白发森然憎镜明。
余生自此知几何,未死须臾犹幸生。
羸病只堪供日课,薄材何敢议时名。
邻翁说似吾家事,且喜儿孙学种耕。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到了八九十岁的高龄真是令人惊叹,白发苍苍让人憎恨镜子太过明亮,我余生还能有多少时间呢?只要还没死,每一刻都算是幸运地活着,身体羸弱多病只能勉强完成每天的功课,才疏学浅哪敢议论时下的名声,邻居的老翁说起我家的事情,让我欣慰的是儿孙们已经学会了耕种。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首句“八十九十老可惊”直接点出年龄之大,令人惊叹;次句“白发森然憎镜明”通过白发与镜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与憎恶,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余生时间的珍视、对身体健康的无奈、对才学的谦逊以及对儿孙务农的欣慰。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才学,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淡然,诗人也通过邻翁的叙述,表达了对儿孙务农的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和农耕文化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顿,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晚年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农耕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儿孙们能够继承家业的欣慰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