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归思恰如重酝酒,
欢情略似欲残棋。
苍梧云外湘妃泪,
斑竹丛中舜帝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李群玉的诗才横溢,曾得到宰相裴休的赏识,并推荐其入朝为官,但他最终选择继续隐居生活,以诗酒为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
拿起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五色笺纸写下诗篇。
归乡的思绪如同重酿的美酒,愈发浓烈;
欢乐的情感却像即将结束的棋局,略显凄凉。
苍梧山外湘妃的泪水洒落,
斑竹丛中舜帝的祠堂静静伫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归乡与欢乐情感的复杂感受,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颔联通过“凌云笔”和“五色笺”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才华,颈联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用“重酝酒”比喻归思的浓烈,用“欲残棋”形容欢情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尾联则通过湘妃泪和舜帝祠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哀婉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行吟者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归思与欢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文化元素,使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更广泛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群玉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隐居三湘四水之间时所作,他长期漂泊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他也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欢乐情感的短暂,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怀以及运用历史典故等方式,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归思与欢情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