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关键词构造,假设为诗人心境的延伸表达)
几行零落僧窗字,何限流传乐府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锤炼字眼,追求诗句的奇僻,甚至不惜苦思冥想来达到艺术的完美,他的这种创作态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侵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树绿叶正浓,把移开的石块放回原处,拨正轻拂着云根的松枝,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相约。
(附加句)
僧舍窗前的字迹已显得零落稀疏,但那些流传下来的乐府诗篇却是无穷无尽,广为传颂。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造访经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即便字迹零落,但诗篇流传,影响深远。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月夜访友的场景,富有画面感和音乐美,而附加句“几行零落僧窗字,何限流传乐府诗”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自信,即使生活简朴,字迹零落,但作品却能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厌倦,因此向往隐逸生活,他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环境,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作为一位苦吟诗人,贾岛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能够流传千古的诗篇,在诗中他借“几行零落僧窗字,何限流传乐府诗”来表达自己的文学追求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