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怪好诗无与敌,谁知古学有从来。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书怀

宋·陆游

只怪好诗无与敌,谁知古学有从来。

心交不语胜千语,身外浮名且付杯。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是处可埋才。

书生憔悴元无补,不是天公不爱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只遗憾自己写出的好诗无人能与之匹敌,又有谁知道这深厚的古典学问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呢?心灵相通的朋友之间,无需多言便能胜过千言万语,身外的虚名就暂且让它随着酒杯一同消逝吧,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却仍然未能归隐山林,这世间的青山处处都可以埋葬我这无用之才,作为一个书生,我如此憔悴衰老本就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这并不是上天不喜爱我这个人才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负与无奈,以及对古学的推崇和对浮名的淡泊,他感叹自己的好诗无人能敌,但古学的传承却鲜为人知;他珍视心灵的交流,看淡身外的虚名;他虽满头白发却未能归隐,感叹自己无处施展才华;他自认为书生憔悴无补于世,但并不怨天尤人。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抒发个人情怀之作,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无奈,首联“只怪好诗无与敌,谁知古学有从来”直接点出主题,既表达了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信,又透露出对古学传承的感慨,颔联“心交不语胜千语,身外浮名且付杯”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心灵交流的珍视和对浮名的淡泊,颈联“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是处可埋才”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归隐的遗憾和对才华无处施展的无奈,尾联“书生憔悴元无补,不是天公不爱才”则以自嘲的口吻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天命的接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的仕途不顺和晚年生活有关,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古学的推崇和对浮名的淡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