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有感
唐·李商隐
秋露萧萧洗秋月,梦断陈宫白银阙。
乌啼叶落夜悠悠,宫井梧桐生暗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秋夜的露水清冷地洗涤着明亮的秋月,梦中那陈宫的银色宫殿已然断绝,乌鸦啼叫,树叶飘落,长夜漫漫无尽头,宫井旁的梧桐树也生出了深深的暗愁。
释义
首句“秋露萧萧洗秋月”描绘了秋夜露水的清冷和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次句“梦断陈宫白银阙”则通过梦境的断裂,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后两句进一步通过乌啼叶落和梧桐生愁的意象,加深了这种孤寂和哀愁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秋露、秋月、乌啼、叶落等自然景象,以及陈宫、白银阙、宫井梧桐等人文景观,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哀愁满怀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相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也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孤寂的时期,他通过对秋夜的描绘和对陈宫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繁华的留恋和对现实孤寂的无奈,诗中也隐含着诗人对时代变迁、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的个人命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