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寺
宋·释宗杲
归来灯前夜欲半,露柱说法君应闻。
此老不向人间住,只合归栖云外峰。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遍访名师,终成一代高僧,释宗杲不仅禅学造诣深厚,而且善于诗文,其著作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
译文
归来时已是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夜色已近半,那露天的石柱仿佛也在向我讲述着佛法的真谛,你应当也能听闻,这位老者(指自己或某位高僧)不愿再留在人间纷扰之中,只愿归隐到那云雾缭绕的山峰之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寺途中的心境与感悟,首句“归来灯前夜欲半”点明了时间与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次句“露柱说法君应闻”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露柱拟人化,暗指佛法无处不在,连无生命的石柱也能说法,体现了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不愿再受人间纷扰,只愿与山水为伴,修行悟道。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归寺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归来灯前夜欲半”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露柱说法君应闻”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佛法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体现了禅宗“万物皆有佛性”的思想,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归隐之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晚年归隐山林之时,释宗杲一生遍历名山大川,广结佛缘,晚年时他深感人间纷扰,渴望归隐山林,以修行悟道为乐,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在归寺途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连露天的石柱也在向他讲述着佛法的真谛,这种感悟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的佳作,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