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道人四壁空无有,一炷清香闲袖手。
窗外竹声风引至,枕边云气梦魂收。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时期,释绍嵩的诗作多以山水、禅意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趣,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文人士大夫的赞赏,流传较广。
作者简介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简朴而宁静,常年在山林间修行作诗,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僧侣生活的清苦与超脱,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释绍嵩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是宋代僧侣诗人中的佼佼者。
译文
道人居住的屋子里四壁空空,一无所有,他悠闲地袖手而立,只点燃一炷清香,窗外,风吹动着竹子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枕边,云气缭绕,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道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首句“道人四壁空无有”直接点出了道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但正是这种简陋,才更显其内心的超脱与自在,次句“一炷清香闲袖手”则通过道人点燃清香、袖手而立的形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后两句则通过描写窗外的竹声和枕边的云气,进一步烘托出道人生活的清幽与雅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道人山居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道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内心的宁静以及自然环境的清幽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诗中“一炷清香闲袖手”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道人的闲适与自在,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定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禅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在山间修行期间,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常年生活在山林间,对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对自己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己简陋的居住环境、内心的宁静以及自然环境的清幽,表达了他对禅意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僧侣诗人追求内心超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