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玉斗紫毫铓,岁晚相从味更长。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岁暮雅集

唐·李暮云

红丝玉斗紫毫铓,岁晚相从味更长。

雪夜围炉谈旧事,风前把酒话新章。

寒梅瘦影添诗意,冷月清辉照酒香。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知音共一樽。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文人墨客,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以其才华横溢、诗风清雅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擅长在诗中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可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般响亮,但其诗作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红丝缠绕的玉制酒器配以紫色的毛笔尖端,岁末之际我们相聚一堂,这份情谊更加深厚绵长,雪夜中围炉而坐,共谈往昔之事;风前举杯对饮,畅谈新篇佳作,寒梅的瘦影为诗增添了无限意境,冷月的清辉照耀着酒香四溢,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唯有知音才能共饮这一樽美酒。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岁末雅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红丝玉斗紫毫铓”一句,既描绘了雅集的奢华与雅致,又暗示了文人墨客的身份与品味。“岁晚相从味更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相聚时光的留恋,后几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雅集的温馨与惬意。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岁末雅集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既有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又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诗中的“真意”一词也值得玩味,它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据推测,本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晚期的一个岁末时节,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们往往通过雅集等方式来寄托情怀、抒发情感,诗人李暮云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友人相聚一堂,共同品味人生、畅谈文学,在这样一个温馨而惬意的氛围中,他创作了这首《岁暮雅集》,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文章下方广告位